曾经的故乡只剩下一棵大树,很多时候告诉自己已经回不去,但是我的根还在这里
一
太阳落山的时候车子驶入了山区,雾气渐起,映照着山的边缘,山变成了金色。常年的风把山形侵蚀得圆润,我们遇见了略带金色的大山,此时山况最佳,山在空气里,就像鱼在水里,怡然自得。入夜的时候,山路是没有路灯的,靠着两侧的反光标识夜路开起来也很顺畅,四周慢慢沉寂了下来,外部的纷扰暂时落下帷幕,行车的人们得到喘息,慢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,音乐在小小的空间里流淌,三人同时望向窗外深蓝色的天空和暗灰色的云,其中一人感叹道:“终于快到了。”女儿也应声回道:“我知道,山的后面就是奶奶家。”“对,再坚持一会,就到了。”
妻子每每提起尖山,都会玩笑似的补一句:“当初以为是重庆,两个小时就到了!结果要走一整天。”是的,说起尖山在重庆,不如说它在陕西或者湖北,从地理位置看这里更靠近三省交界的地方。
谈话间,敖家垭口近在眼前,家很近了,路两侧很窄的地基上建起了两层高的民宅。宅子贴着道路,人、舍、路之间极为紧密。在山区开车时常会遇见在路上散步的人,车子来了,他们也不慌张,慢悠悠地只管按照自己的节奏走,不似城市道路上的人们那样。山区里的道路另外有意思之处在于,不仅承载了道路的功能,还兼备休闲广场、晾晒场、露天酒席,功能综合且强大。再向前走,宅子多了起来,穿过相对热闹的镇中心,拐右进入后街,再左转看见尖山小学,家便到了。父母已做好了饭菜,此刻刚好是晚饭时间。这是回家典型的一日。
二
尖山是一座很偏僻的小镇,距离重庆市巫溪县城或者云阳县城,大约还有80公里。尖山镇由一座山而得名,山小而尖,山顶容纳不足十人。站在山顶,能看到小镇全貌。我离开小镇十余年从未想过回去,这不是指短暂的停留,而是重新开始在那里生活。
这十余年,思乡之情很淡,一来兴许我这样的年龄,关注的焦点多是向外,大部分的时间在路上,头脑里面所想多是目光所及的人和事;二来小镇青年,出去意味着更多的机会,在考上大学的时候,家人的欣喜多于不舍。从初中十来岁便离开家到县城独自生活求学,为未来的远方做准备,再到成都,这离开是必然的方向。
邻居家的小朋友
小镇上的饭店还是以前的摆设
在尖山,出门被称呼为“找活路”,第一次出远门,父母和邻居、亲戚都想象着如何安全到达对于我们太过于遥远的成都。但对于我来说,反而害怕路途太快,我和同伴思量再三,从尖山选择了半天的汽车到达云阳长江码头,乘坐两天两夜的轮船到达重庆,再坐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到成都。离开了举目都是熟人的小镇,这记忆极其深,以至于我在后来拍摄长江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记忆里某种场景的再现。
然而,少年离家必然就要回去,那是每年新年。交通工具是轮船和长途汽车的交替,浑浑噩噩地睡了一路,每次到敖家垭口,就自然醒来,这里离家大约只有十分钟车程,于是收拾行囊准备下车。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,刚到家里,就约了从小玩到大的兄弟骑着摩托车,到垭口玩耍,三个年轻人,脸被深冬的风吹得通红,站在一块石头上,我给她拍了张照片。最近几年开车回家,带着孩子和妻子,到了垭口,仍要将车停下来,在山头上坐上一阵,对面是深邃的山坳,风总是吹得呼呼作响,云变幻不停,就像回家的仪式,需要在这里完成。我一次又一次地凝视大山,山腰处是开辟出来的公路,这条路最早是一处绝壁,而后是碎石路,慢慢换成土路,再是沥青路面。出去和进来,都是必经之路。2006年,我在这里拍下了两张照片放在《回家》系列里,编排的时候,一张选在了开头,另一张作为结尾。
从2004到2009年期间,无数次的返乡之旅,目睹沿途的场所拆掉和重建,一路上的观察和体验成为《回家》的基调。尤其是在开县拍摄的时候,那里是三峡移民最后的一处县城,老城的建筑物在短时间内一座座倒掉。某日见一位老人站在废墟上,凝视着曾经的家园正在被推土机一点点的推掉,那种感受,随着建筑物的轰然坍塌,越来越强烈。我切实地相信故乡再也回不去了,我甚至希望人们在谈论《回家》时提到“回不去的故乡”。回家就像诘问,是否真的有家可回?
三
生活总在继续,我的人生迎来了第一次最大的改变:结婚生子。第一次因小家伙的降临,家被重新解构,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改变,“我”承上启下,身份发生了转变。
那一年父母从尖山来蓉生活。那一段时光,多是居家过日子,外出摄影的时间少了,但对此的思考没有停止。我的心境随着日常对家庭的观察发生了改变,沉潜下来,尝试从孩子和家庭的眼中去了解这个世界。孩子玩耍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从好奇开始,于是对身边事物特别感兴趣,就这样开始了《尘》的部分,那个阶段拍摄了花瓶里的铁丝,铁丝改变了形式放在花瓶里,当有光线照射到瓶中映在墙上,很美但又很残酷。我慢慢去感受日常中的一切,去爱这个世界,而不是去嘲笑它。《尘》喻指灰烬:“生命轮回,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,灵归赐灵的神。”它像某种指引,暗示着未来。又似一句箴言,规谏劝诫迷失的人们。那个阶段,我认为“何处有家人,何处便是家”。
父母都在身边,生活很美满。我们期待他们能习惯城市的生活,长久地呆在城市,这样能相互照应。为此在成都郊区购置了一处带花园的房屋,母亲可以闲时种些蔬菜,打发时间。就这样过了三年,小女渐大,愈加独立,父母也清闲起来。一日,母亲跟我聊起还是想回到熟悉的山村居住,她想念山里清静的生活,交往甚密的邻里,喂几只鸡鸭的趣味。三年确实抵不过六十年,虽然儿女都在近旁,孙女乖巧,城市生活便捷。2013年春节后不久,他们收拾好衣物,返程回乡,活了半辈子,最终还是要为自己而活。尖山的屋子,常年无人居住,光是收拾打扫用了几天时间,然而他们高兴。
三年相处,从无到有,女儿与奶奶格外亲密。从那以后,回尖山呆的时间便越来越长。然而从成都到尖山,从尖山到成都,单程750公里时常来回折返。从清晨开到日暮,太阳落山的地方便是家。回到尖山,带着小女山中捡河石,林中寻松果。山水就在近前,童年记忆开始发酵,现实与记忆交汇。一日又一日,乡村的生活变得具体起来,类似农户劳作的自然过程,四季随时节更替。清晨少年将羊群放置在青山绿水的林间,然后坐在石头上等待日暮归家的时光;农户顶着日头,一锄一锄地劳作到傍晚,这类情景和我日常工作多么相似,都是由一点一点具体的细节构成,它既不遥远也不神秘。我逐渐希望自己从偶尔“逗留乡间”获得一点“刺激”,变成和家人常在一起,被这里的一切所支持,并引导日常的生活和工作。成都是妻子的家乡,尖山是我的家乡,在两者之间,我们希望平衡,希望能在乡村和城市找到一些连接点,搭起成都与尖山来去的路。
每次回故乡过年,都会习惯地给周围的邻居拍一些合影
每到夏天雨后,小时候常偷偷游泳的山谷都会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
在故乡,还是习惯食用传统的手工挂面
故乡在山区,摩托车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
四
去年夏季送女儿回尖山度夏。
一月后,回去接她。这次时间充裕,一家人专程去看望在中岗乡深山里酿酒的表舅。途中满山的野栗子树,树上挂着猕猴桃枝。有时候路中间突然掉下来一段藤蔓,空白的高度刚好车子可以过去。蝉鸣声无处不在,雄蝉运用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,在这个盛夏的山林中,有声似无声。吃过午饭闲来无事,一行几人出去转山。山中植被茂盛,山花竞相开放,白色的党参、粉色的野百合、野地里蓝色风铃草摇曳生姿、野草莓蛇莓躲在小路一旁的草丛中、半山凉湿荫蔽的密林中覆盖着不起眼的草丛,母亲指着说是黄连,我问:“是我们平日里说的黄连药吗?”母亲拔起一株,递到我面前:“你尝尝看。”我用手指摸了摸根部黄色的粉末,然后放入口中,入口果然极苦。这传说中的黄连,今日算是见了真身。
有好些植物,在生活中反复听到关于它的点滴,但从未见过,特别是中药材之类,药用的部分见得多了,怎么能联想到党参的花这么惊艳。再往前走,花草丛中散落着几个木桶,木桶周围围了不少蜜蜂。一问,原来这些都是蜂桶。
山中人顺应天时地利,给自己建屋的同时给蜜蜂也建了巢。这巢如果舒服了,蜜蜂便会在这里长久地安营扎寨,这些蜜蜂都是自愿而来,山中的药花野花随意采集。也就是说巢一建好,人便不用再管理了。一年又一年,只要年岁好,一年一次割蜜,收获颇丰;但如遇雨水丰沛的年月,花朵刚开就被雨水打落,则可能颗粒无收。这里是大山深处,安静无扰,植被丰盛,芳香馥郁,自然是蜜蜂喜爱之地。
妻子向来咽喉就不利落,咳嗽起来中药吃了不少。现在吸取教训,听了长辈的话与火锅之类的重口味断绝关系。都是四川人,看着锅中沸腾的辣椒,她只能修炼自己的内功,渐渐的也爱上了清淡的口味。朋友们都笑称为“养生达人”。逐渐在这些经历中,感悟到人的身体天生就有一处“要害”,是短短长长的一生中最容易出问题之处,就像有的人感冒老是流鼻涕;而有的人一来就咳嗽,鼻涕是不会有。鼻子或者咽喉,总是和你纠缠不清,最后老中医会告诉你,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要害之处,一出问题首先就是它了。总之,就是认了吧,它就是你身体最柔软的部分。必须受到最特别的待遇。这次在山中偶遇好蜜,自然高兴得不得了,一定要带回家一大罐子,好好安抚我们的喉咙。就是这样在机缘巧合下与蜜结缘。
五
如今,我们在成都和尖山有了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完成。2015年从立秋到大雪一直呆在尖山,天气日益寒冷,林子里的野百合已经没了踪迹,百合的鳞茎在土地里冬眠,等待着立春后再次萌发。家百合要晚一点,种子刚好成熟,地上部分在慢慢荒芜。冬日的大山既有趣又贫乏。万物凋零,静悄悄的隐秘在林下泥土里。你若有时间则能发现其中的乐趣。就像海德格尔笔下的描述:“群山无言地庄重,岩石原始地坚硬,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,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而朴素的光彩,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,积雪的平原肃穆的单一,所有的这些风物变幻,都穿透日常存在,在这里突现出来,不是在‘审美的’沉浸或人为勉强的移情发生的时候,而仅仅在人自身的存在整个儿融入其中之际……”对,融入其中之际。
人们常说回不去的故乡,述不清的乡愁。从“何处有家人,何处便是家”,到现在觉得其实故乡不变,它一直在那里,随着我们的经历不断地改变,我们离开它,又通过外界重新认识它。我逐渐坚定起来,不希望故乡停留在想象和怀念当中,而是打算做一些具体的尝试。我们正在寻找一种乡村生活的可能性,当然,不是为了隐居,而是希望能建立起适合我们生活方式的场所,让回故乡的路和离开故乡的路之间有一座桥梁,不是回不去,而只是工作和生活环境彼此有些差异。现在我们寻找在故乡生存的方式,首先我们会通过互联网销售故乡山珍杂货,和村民一起把故乡的良品分享到外面,再邀请不同行业的艺术家来乡村驻留,同时开展出版计划,让更多的人能够来感受乡村。故乡不应该是呆不住的,它应该既能回去,也能停留,当你离开,那只是为下一次回来而离开。我们的工作需要城市,我们的故乡却只有一个,如何去平衡,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。现在看来,目前选择的生活方式,是这十几年来种下的因果。我们从蜜出发,开始寻觅家乡山中良品。有时候会想木格堂是什么?我想说我们也不知道。我们在两地生活,由生活中生发的事物是无定式的。
如今做摄影已过十年,回看自己的作品,从《回家》沿着长江水返乡到《尘》里面真真切切的生活物像,再到新作品《备忘录》,依然是围绕着“家”开始,原来自己的内心一直不曾离开过故乡。
2015年12月25日于成都
每次路过巫峡的入口,总会习惯性地选择停下来四处看看,看着水位一天天地上涨,
到达今天的175米,总有种感觉很遥远的感受
木格 Mu Ge
摄影师。1979年出生于重庆巫溪,现居住在四川成都市,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,大学毕业后曾担任摄影师、图片编辑及大学教师等工作。个展2013 《山水》MILS 画廊,悉尼 (澳大利亚);2013《 尘》禅画廊,东京 (日本);2012《 Asphal Photo》Tanto Tempo画廊,神户 (日本);2011《 回家》Anastasia Photo画廊,纽约 (美国);2009《 回家》禅画廊,东京 (日本);2009《 回家》GIM画廊,布莱梅 (德国) 等。